BLOG 靈性特質

靈性的特質

吸睛指數

「靈性」的特質〜〜前言

 

肉體是我們父母所生,靈性降下凡塵投胎轉世來到人間後,靈性卻因受環境及各種物慾所蒙蔽,而迷失了本性,無法覺悟自己的本靈從何而來,又該歸何處?加上累世因果、業障、冤親債主、因緣等因素,一直沉淪於四生六道輪迴之中,造成靈性無法解脫。

每個人都是要修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靈性,都在渴求肉體好好修持,如果可以讓肉體放下執著、除去習氣,好好靜下心來協助靈性生命成長提升,與肉體共修並進,那麼就是做好了「本世之命」。

修道是修我們原有的本性與後天的本命,也就是上古全真所說的「性命雙修」,先天的本靈與後天的肉體同修,其目的在於借用此世的肉身來修我們的靈性生命,精進自己,先求自度,有機會再來利益眾生,增長靈性智慧,消除我們累世的因果業障,進而證成道果,當肉體依歸於自己的本有靈性,好好配合修持靈性生命時,就是來到「回歸本源」的第一步!

對修道人而言,肉體漸漸配合靈體的這種大轉變,會成為更深入整合和更有智慧的靈性生命基礎;靈性生命修持的過程中,肉體還是可以維持正當的關係、正當的生計、正當的溝通,只是加入了靈性生活的各種面向;此時靈性和肉體整合充滿了喜悅,既是平凡的,也是覺醒的,這個靈性能讓我們在生活中安住,在面對世俗瑣事中,多了靈性妙有的智慧來應對,一切的挫折、困頓、煩惱、憂懼,彷彿就像有個充滿靈知覺性與智慧的朋友一樣,隨時給您支持與建議,是最穩當的「靠山」,最忠實的「益友」,只要您相信他、接受他、共有他,他是絕對不會背叛您的。

 

靈性的本質之一〜〜「非理想主義者」

當您來到「回歸本源」的第一步,想找回「本來面目」時,就是已經要來提起您的靈性,此時,靈性會帶著肉體以敞開、寬恕、包容、放下的態度來面對這個世間,而且只要持續下去,這些能力會愈來愈深厚,會自然而然地化解各種的衝突,緩解我們的掙扎,解決我們的困難,並有能力回到喜悅而自在的寧靜,而不會因為一點點的芝麻綠豆事,就讓您跳腳、百般抱怨,甚至讓自己的生活搞得滿目瘡痍,這就是來到靈性主導肉體的深妙之處。

「靈性」的本質有哪些?也就是說靈性生命的修持該朝哪些方向著手?也就是上古全真所強調性命雙修的「性功」部分。

靈性和許許多多個性極度要求完美的肉體不同,他是「非理想主義者」,成穩的靈性不會有完美主義,只會安住於慈悲中,他不在完美的模範裡,也不會尋求完美的世界,更不會試圖使身體與外貌變得完美,追求外在某些極度純淨的特殊形象,例如對老師或修行開悟抱持崇拜、浪漫、強求的想法,也不會尋求有所得或者是大成就,而是去「真愛」和「包容」,在修行中,即使肉體出現無知和恐懼的行為,也都能被靈性照亮、穿透、撫平,引導肉體對一切沒有批判和指責,因為靈性並不會追求世界完美,只會讓我們對正道的追求更加精進;因此,師父常提醒我:「不要凡事要求完美,世上不會有百分百完美的」,正是在點醒我凡事不要只看好的,也要接受不好的一面。

 

靈性的本質之二〜〜「仁慈」

靈性的本質是「仁慈」,他以「自我接納」為基礎,接受自身好的部分,也坦然面對自身不好的部份,如果肉體老是在為曾經有過的無知行為,或是心裡的恐懼而產生的罪惡感、不斷指責或羞愧,老是活在過去的陰暗面裡,再怎麼講都在講過去,就無法把靈性的仁慈發展出來。

所以,肉體要先接納自己,了知自己並不是十全的完美,但是有改進的空間,勇於面對自己的脆弱與不堪,靈性會了解肉體,開放接受並給予慈愛的溫暖陽光,靈性也會反映出對肉體內心深處感恩與寬恕的能力。

當您起了初發心,有心向道的時候,往往面臨許多的魔考,有的是家人障道,有的是環境、金錢、工作、身體、健康狀況、婚姻……不許可等,像潮水般蜂擁而至,道心不堅者,很快退了道心,回到原點,不知最大的因素是自己給自己打了敗仗,無怪乎說:「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靈性的本質之三〜〜「耐性」

靈性的本質是「耐性」,他瞭解覺醒的過程需要經過許多時間,不是一蹴可幾,也深刻了解,「道」是本具的,不是修出來的,也不是佛菩薩給的,因此他會渴求肉體作出最深的承諾,在心中打定主意坐定,向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展開,調整整個身心。

「道」就在一切的生活事務當中,只因凡夫煩惱執著厚重,成垢成結,因此本具的道無法現前,耐性可以讓肉體在接受靈體之後,發揮的淋漓盡致,深入來說,耐性就是瞭解肉體所尋找的、一直都在那裡的本來面目,而他,可以一直讓肉體安住,安住在過去一直存在,未來也將永遠存在的真道實相中。

假使道是修來的、求來的,就有生、住、異、滅,就有毀壞、失去的一天,真正的道是不生不滅,一直都在那裏的,它是現成的,不是求來的!

修道在修己,不用互相較量,看人有神通也想一步登天,這不是正確的,應當要以自性佛智的修持為重,接受指正反省檢討,受益的絕對是自己,況且很多人錯將修得神通視同等於悟道,以為發神通就是明心見性,這實在是非常大的邪見,殊不知神通是不可求,明心見性才是根本,即使修得神通,未明心見性前,難道就不用修了嗎?這個觀念非常重要,坊間為求神通而修道者很多,不僅是誤人也誤己,生生世世也不能出頭啊! 

當然,修道之路是終其一生的,要等到蓋棺才能論定!只要腳踏實地、靈智一起妙用,總可以排解掉重重難關的。

 

靈性的本質之四〜〜「活在當下」

靈性的本質是「活在當下」,在當下時刻,靈性允許我們「言行一致」,肉體的行動、言語,所有的起心動念,靈性都能清楚覺知,他讓肉體變得更有活力,更活在當下。

靈性會傾聽肉體的呼吸,愛肉體的每一部分,包括愉悅和悲傷,也會傾聽心裡的聲音,熱愛心的感受能力,以這種方式活在當下,靈性雖然看見肉體的束縛和苦難,但卻慈悲和瞭解肉體的每一個動作。

修道人很多時候,是自己在找拖延的藉口,是自己的心放不下,心胸無法敞開,無法提起精進力,而使得障礙的因素雪上加霜、難上加難,因而阻滯無法往前,這該歸咎於信心不夠,不能提起正念而修,導致打了退堂鼓,此時,應該要尋求善知識的幫助,引導抛捨眼前的煩惱、阻礙,協助其再提起初發心、深信心、精進心、恆續心,渡過最搖擺不定的時期。

 

靈性的本質之五〜〜「整合而體證」

靈性的本質是「整合而體證」,「整合」就是不在生活中製造切割的區塊,不去劃分肉體與靈性;「體證」是指在我們的言語和行為中重視靈性,讓靈性主導,讓靈性發揮真正的價值與功用。

整合而體證的靈性生命修行包括我們的工作、愛、家庭和周遭的一切,二者合一,共生共存,因此肉體的生活方式就是靈性的生活。

靈性的整合使肉體瞭解,若想把修道和靈性成長並行,就得從生活中開始,因為生活中處處是道,道法就在生活當中。

靈性生命的實現是各人不同的,不可能複製或模仿,都須經由個人身為世上某個男子或女子的特殊天賦與能力來達成,也就是「藉假修真」,肉體的覺醒是關乎靈性生命的大事,當肉體能夠肯定自己本有且獨特的靈命,真切去修道,這才是真正的無價之寶。

 

靈性的本質之六〜〜「質疑」

靈性的本質是「質疑」,他不會採納一種哲學,或是盲目遵循一個偉大的老師、法王,或是追求一條迷人的道路,這種質疑就是佛陀常說的「擇法覺支」,也就是對真理的探究,一種尋求真相的意願,沒有仿效,也不是盲目追隨別人的靈性分辨智慧。

靈性修持中,可以看見自主的感覺,是由衷的體認,然後於覺醒中看見真理、驗證真理,能區分有益與無益的事,能一直睜開願意學習的雙眼,帶著開放的態度,持續不斷一直學習。

道場的選擇及善知識的依止,對修道者來說非常重要,好的修道場所不是以外相來衡量,它不必富麗堂皇,不必人潮洶湧,不必政商名流,不搏社會版面,不需參與政治鬥爭,重要的要清淨而不雜,幽靜有門道,主事者有修有為,可以教你如何釣魚,而非只給釣竿,可以解惑而非只有一味地要你去悟,可以教導如何漸進修持,而非只求俗世上的功名富貴,可以將實證與您分享,而非紙上談兵,可以教導您提升心性的層次,提高靈智的覺性,而非教您執著如何使色身強健,乃至長命百歲,這些,從主事者的身口意去細細觀察,自可了然於心,清楚判別。 而人人皆具的靈性質疑本質,只要您相信他,他就會帶著您走向正道的方向而去!不容懷疑!

 

靈性的本質之七〜〜「彈性」

靈性的本質還有「彈性」,也就是能屈能伸,像竹子一樣,可以在風中擺動,以我們的心與認識來回應世界,尊重周遭不斷變化的環境,不起妄念,也不思善、不思惡,靈性會彈性地留在當下和放下、捨下的,使肉體瞭解靈性生活不是採納某種特定的哲學、整套信仰或教法,而是一種心的自在,心的藝術,彈性能為靈性修行注入暖流,彈性之道就是「喜悅」和「寧靜」。

修道過程中,會碰到善知識、善道友,也會碰到惡知識、惡伴黨,會看到正確的典範,也會看到錯誤的示範,會面臨正法的引導,也會看到錯誤的誘引,因此,很多人會逐漸地對修道和學習失去信心,也對求道的許多人、事、物產生懷疑,甚至受影響而墮落,乃至就此而放棄了;如果可以提起靈性,讓其彈性的本質顯現,就不會在這些正反、順逆都有的過程裡,失去意志與信念,反而會更加努力向前,絕不動搖、絕不退卻,反而會更加精進不懈地堅定學法的腳步與方向。

深具彈性的靈性,會讓我們了了分明,不僅聽的明明白白,也看得清清楚楚,而且不起分別,見了善的事物不起絲毫的愛取之心,見了惡的事物也不起纖毫的僧捨之念,此時,肉體不只是喜悅,也會異常的寧靜,這就是了了靈知的「彈性之道」。

 

靈性的本質之八〜〜「擁抱對立面」

可以為我們撫平生活中各種最頑強也最無助的痛苦是自己的靈性,人可以選擇不信仰宗教,卻沒有人不需要面對生命的終極課題。

有的人只是單純不考慮去崇拜任何信仰,有的人則是立場堅定的反對任何與神靈有關的思想,有的人是不想受到教條的約束,一直在門外躊躇,有的則是有了信仰但是礙於宗教的觀點不同而執著緊抓著自己相信的法,與其他宗教陷入對立當中,這些人都無法擁抱宗教的一切,享受美好的部分,這種人再怎麼修、修再久都不會真正的自在。

當能夠提起靈性時,他的本質可以「擁抱對立面」,這種能力可以讓心容納生命的矛盾,瞭解身邊的人事物都是有好有壞,瞭解事務的每一面都包含了對立面:有愛,也有憤怒;有慷慨,也有恐懼。

靈性的擁抱對立面讓肉體不再尋找完美的父母、完美的上師,也不再嘗試找到全然美好的事物,以對抗全然不好的事物,也不會再區分受害者與施虐者,肉體更能與矛盾自在相處,欣賞生活的模糊之處,包括其中的諸多層面和自心內在的衝突,會以寬宏的心面對其中的美麗與醜陋。

此時,肉體也就能學會接受修行中的對立面,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需要老師,但也要為自己的修行負責;肉體可以融入成為靈性的一部分,以輕鬆的態度擁抱靈性,與之完全和平相處。

也許您是一個無神論者,或者是一個虔誠的信徒,但對於大家能和平相處這件事並不衝突,無論我們對於信仰的態度是什麼,我們都可以「和而不同」,就如同面對世間其他與我們相異的價值觀,我們的尊重與不批評,在現代社會是很重要的。

上古全真教您把對立的想法拋諸腦後,把宗教視為一種實用之物,來追尋倫理、指引和慰藉,知道如何好好過生活。我們要接受宗教中對修行有價值的正道層面,但是不能迷信於外道邪教,不能讓靈性失望,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益處。無宗教信仰者也不須自絕於宗教的一切,何不從中取用明智、理性及正向撫慰人心的元素。

 

靈性的本質之九〜〜「智慧而慈悲的關係」

靈性的本質是「智慧而慈悲的關係」,靈性教導肉體選擇如何與自己的肉體經驗建立關係,肉體因此在一切事物間找到智慧而慈悲的關係,就是找到全然尊重他們的能力,接納生命,願意與生活中的一切建立關係,就能產生修行的精神,處處見到法的存在。

肉體所有的相遇都和整個靈性生活有關,成熟的靈性重視社會和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沒有一件事可以從靈性生活中排除。

反觀眼前這個階段,厚實、精勤、不畏艱苦、不求名利的人不多,能夠真正慈悲待人的,更是少上加少,多數的人都有很多自己內在的問題要跨越,甚至基本的待人處世的素養也都還有待加強;雖然,有很多的學修者,非常注重「慈悲」,一心修持「慈心禪」,萬事萬物都講慈悲,但是,站在靈性的立場來看,慈悲的表現不僅要與智慧結合,也要小心謹慎地運用得當,否則可能會落入「爛慈悲」而不自知。

 

靈性的本質之十〜〜「平凡」

靈性的最後一個本質是「平凡」,可以說是「開悟後的修行」,也可說是「悟後起修」,這是在靈性經過特殊訓練後所展現的平凡,在此刻單純地存在,讓靈性生命的奧秘自然顯現出來,這不是因為達到某種神秘狀態或得到非凡力量,而是放空、中庸。

靈性生活的平凡來自我們就只是自己,不偽裝也不作假,就能在天地宇宙中安息,在這種平凡中,沒有高下之分,不需要改變什麼,不需要渴望什麼,這種平凡能為每一種處境帶來心的自在與安詳,就像河道中的水流,能在石頭間找到自己的路,或一點一滴磨去石頭,逐漸向下流,回到海洋,這種平凡使我們安心自在,平凡具有極大的力量,這是靈性成熟的巨大力量,這種力量能自然地療癒自己,就像我們的清明與慈悲能擴及周遭世界一樣自然。

修道中的平凡,就像茶水般的清淡,嚐起來或許淡而無味,但卻有一股清香的禪味居於其中;唯有親自的實修實證,步步穩持,才能從中領會,修道後的持續力與恆續心,是展現出靈性平凡的主要關鍵。

< 返回